转自微信公众号:水资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3月24日,由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水资源综合调度研究所主办的“数字孪生流域”高端学术沙龙成功召开。本次沙龙汇聚了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Philippe Gourbesville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马强、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安强、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攀教授、实验室副主任陈杰教授、史良胜教授等二十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孪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前沿发展方向展开研讨。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Philippe Gourbesville教授作了题为《Hydroinformatics: Challenges & Recent Evolution in Concepts and Solutions》的特邀报告。报告指出,随着传感器技术及4G/5G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水文环境数据的大规模生成显著提升了水文和水力建模的精度;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推动了水文信息学解决方案的革新,使水资源管理逐步迈向智能化与精细化。他通过全球案例分析,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优化传统工程方法中的广阔前景及其深远意义。
陈杰教授为Philippe Gourbesville 教授颁发水科学讲坛纪念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史良胜教授在《Advancing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throug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报告中,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水资源分配、湖泊生态系统监测、农业水肥精准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解决复杂水问题开辟了新路径。
史良胜教授作学术报告
长江设计集团王安琪工程师分享了题为《Key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Twin enabled "Four Pre" Flood Control in Han River Basin》的报告。他基于数字孪生汉江流域的试点建设经验,详细介绍了“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防洪关键技术,强调数字孪生技术在提升防洪决策科学性和时效性方面的核心作用。
王安琪工程师作学术报告
长江设计集团徐志敏工程师在《The Digital Twin Danjiangkou Project》报告中,展示了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的建设成果。他表示,通过智能感知系统和优化算法,该项目实现了工程安全和水质安全的动态评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徐志敏工程师作学术报告
本次沙龙的学术议程由水资源综合调度研究所所长刘德地教授、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吴永妍高级工程师、副所长杨威嘉教授共同主持。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李安强正高级工程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数字孪生技术正在引发水资源管理领域的范式变革,需着力突破多源数据融合、模型互操作、虚实系统协同等关键技术瓶颈。
报告主持人与会议现场
本次“数字孪生流域”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水资源工程与调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高端平台,也为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升水资源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克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难题,为国家水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